『城轨制式知多少』系列4:单轨的探秘之旅

1821年,亨利·罗宾逊帕尔默的单轨设计获得了英国专利,这是关于单轨最早的设计。根据这一设计,1824 年,为了运送货物的便捷,在伦敦船坞建设了一条由马匹拉动的单轨交通,这是单轨最早的起源,是世界上第一条单轨交通。
1876年,世界上首列蒸汽牵引单轨车在美国百年纪念博览会上展出。该单轨车运行在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尔蒙特公园,线路总长约170 m,连接了园艺与农业两个展览馆。单轨车两侧均可上下车,走行部主要由两个主轮组成,后轮采用旋转蒸汽机式的驱动方式。独特的设计理念首次解决了单轨车易从轨道上脱落的问题,大体结构如下图所示。虽然采用的是蒸汽机发动,效率低下,但对后续跨座式单轨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石。
1888年,第一条跨座式单轨运行线路在爱尔兰巴利巴宁镇与里斯托尔镇间建成,并于3月1日正式开通,线路长约14.5 km。整列车由蒸汽机车牵引,平均运行速度为28 km/h,最高速度可达43 km/h。但因当时不断上涨的运营成本和公路运输的蓬勃发展,使得该条线路在运营36年后停运。
1901年,德国工程师浪琴发明的非对称走行部的悬挂式单轨列车在德国伍珀塔尔市建成运营。其主要特点是钢轨铺设在钢制桁架上,钢制车轮的转向架运行于钢轨上,车厢与转向架连接的悬挂件布置在轨道梁一侧,即非对称悬挂。该线路至今仍在运营。
1914 年,意大利Carminati&Toselli公司为了国际米兰展览,建造了一条将展览场地和市中心的广场连接起来的单轨线路。整列车由4 节乘客车辆和位于中间的1 节电力机车组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1952年,瑞典实业家Axel Lennart Wenner-Gren博士在德国的菲林根建成了战后的第一条单轨试验线。试验线为椭圆测试轨道,长约1.9 km,采用1:2.5比例的缩小模型,测试速度最高可达130 km/h。1957年7月,在1952年试验单轨的基础上,建成一条长约1.8 km的单轨实体轨道。采用1:1比例的实验车辆,测试结果与试验模型相近。虽然速度令人印象深刻,但是该系统却没有找到它的市场。
1950年,日本着手引进单轨系统技术。1960年,日立公司与成功研发ALWEG型单轨系统的德国ALWEG G.m.b.H 公司签订技术合作协议。之后,日立公司大力发展新型城市轨道交通工具,成功研发日立ALWEG 系统,并于1964 年,成功建成长约13.1 km的羽田机场跨座式单轨线路,成为第一条正式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跨座式单轨。
重庆市于2000 年在轨道交通2号线引入跨座式单轨技术,该线路于2004年12月11日开通运营,为其他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建立了示范工程。
2016年9月10日,我国首列悬挂式单轨列车(简称“熊猫列车”)在南京下线,一个月后该列车在成都试验线运行。
截至2018年底,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公开的数据,我国内地只有重庆市开通单轨线路,累计运营线路长度98.45km。
0 3
单轨交通特征分析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单轨交通具有哪些特征吧~
载客量
单轨交通的运输能力为1万~3万人/h,属于中运量轨道交通系统,与我国城区人口在100~300 万人的中等规模城市公共交通主要通道上的运输需求非常匹配。由于列车的编组灵活,系统运输能力的适应范围较大,可作为工业园区内的通勤线路或风景区旅游线使用。
工程造价
单轨交通工程造价相对较低。单轨工程投资综合指标为1.5亿~3亿元/km,约为地铁工程的1 /3 左右。
建设周期
单轨交通工程建设周期短,工程实施对城市现状交通干扰小。单轨的轨道梁是模块结构,可组织工厂化生产和提前预制,并在夜间吊装架设,这些都有利于缩短工程建设周期。
运行速度
最高运行速度不大于80km/h,平均运行速度为20~35km/h。
系统适应能力
单轨列车采用橡胶轮胎运行,系统的适应能力非常强。该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车辆爬坡能力强,设计线路最大坡度可达60‰;二是运行线路的转弯半径小,正线最小曲线半径仅100m。因此,单轨交通可以适应城市内复杂环境,有效减少征地拆迁。
噪声
由于单轨系统走行部完全包覆在几乎封闭的轨道梁体内,且车轮全部为橡胶轮胎,车辆行驶时噪声很小。经过测算,当车辆以50km/h的速度通过时,在距轨道7.5m处的噪声仅为65dB。因此,与其他轨道交通制式相比,单轨线路可更靠近居住密集区及高校、医院等传统意义上的噪声敏感区域。
景观效果
单轨轨道梁采用集成化设计,梁体之外再无常见的线缆、架空接触网、排水管道等附属设施,与地铁、轻轨相比体量很小,对景观影响程度更小,其简洁明快的外观本身也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乘客在车厢中可以凭高欣赏沿途景色,得到感官上的享受。线路既可沿河道修建,也可随山势起伏,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
审批难度
根据国务院最新下发的“国办发[2018]52号”文件,国家在进一步提高地铁审批门槛的同时,明确提出将除有轨电车以外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统一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根据国家批准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按照相关程序审批(核准),未列入建设规划的项目不得审批(核准)。单轨因其系统特点在我国一般被作为旅游观光线路进行规划设计,通常也未纳入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及建设规划,因此单轨线路审批难度较大。
救援疏散
单轨列车一般在高架桥上行走,当发生紧急情况时需要借助外部力量方可达到疏散目的,救援疏散较为困难。
多种城市轨道交通制式协同发展,在进行规划与设计时需要因地制宜地选用最合适的轨道交通系统制式和敷设方式,以提高综合效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