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人的养生法

位于江苏省东部的如皋县,长寿老人甚多,且皆体健聪明,令人赞羡。是著名的长寿之乡。这里属沿海地区,距南京、上海不远,人口稠密,在北纬32°-33°度间,与珠江三角洲环境比较近似。其它长寿之乡如广西巴马石灰岩山区、四川乐山的内陆山地或新疆克拉玛依、辽宁兴隆等,距离遥远和生活习俗差异巨大;而且如皋人长寿养生的措施,也是平淡无奇,却堪为借鉴。
首先,如皋人在食物上坚持四个字,即“淡、杂、鲜、野”,内容平实,不需过多诠释。但这一“淡”字,却是现代人往往忽略的。试看市面上的各种诱人美食,常用香辣剌激味蕾的调料,把原本淡素的健康食材,都变成浓烈馥郁的“佳肴”,对健康未必有利。而科技的发展,使许多蔬果都能反季节供应,吃用时就应有所警惕了。
其次,如皋人提倡早晩吃粥,中午才吃饭,不吃或少吃宵夜。另外,他们认为每顿只吃八分饱,让食物消化化成阳气,最利人体健康。
再次,他们对六种普通食物特别认同,这六种食物是:萝卜、白果、红薯、大豆、大蒜和生姜,都是常见的普通食物。但萝卜寒凉,体质偏寒和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多吃。同时,人们常因怕辣扔掉萝卜皮,这很可惜,因为萝卜皮含丰富的钙,可以拌着糖和醋吃。如皋人喜栽银杏(白果)树,百年银杏不少,甚至有1,300年的,这点南粤人不易做到,好在对食用白果要求不高,每天能吃上七、八颗即可。至于红薯,即使是粮食已经充足的今天,仍然是他们每天必吃的食物,这与世界多家营养学机构硏究结果,认为红薯是首屈一指的健康蔬菜和杂粮的论断是一致的。
至于大蒜和生姜,都是益气提神、杀菌除秽,有帮助消化的良好作用,其理大众皆明。大豆食物,除一般食用豆子本身外,还讲究喝豆浆、吃豆渣和玉米粉蒸的窝头。吃豆腐干也吃出了著名特产“白蒲茶干”,被南巡的乾隆皇帝亲笔题书“只此一家”,传为佳话。豆腐干可冷食凉拌,也可荤烩素炒,是美味而能预防高血脂和糖尿病的有益食物,宜多常食。
(摘编自《澳门日报》 文/萧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