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健康服务

母乳喂哺
(02/2025 修订内容)
母乳是宝宝的最天然食粮,吃母乳多一天,为他和妈妈的健康带来的好处就会多一些。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宝宝出生最初六个月全吃母乳,约到六个月大,便须逐渐添加固体食物,以满足宝宝营养的需要,并继续喂哺母乳至两岁或以上。
母乳喂哺的好处:
母乳的营养成分最能配合婴儿生长和发育的需要
母乳含有酵素,可帮助消化及吸收养分
母乳含有天然抗体及活免疫细胞,有助增强婴儿的免疫力,减低感染疾病的风险
喂哺母乳不但可增进母婴感情的联系,加强婴儿的安全感,亦能促进婴儿脑部发展
母乳喂哺方便、省时、省钱和环保
成功小提示:
母婴同房
宝宝睡在妈妈床边的婴儿床上,可让妈妈适时地回应宝宝的需要
回应式喂哺
留意宝宝的早期肚饿信号,适时给他喂哺
家人支持
研究指出,有伴侣和家人支持的妈妈,能够持续喂哺母乳达6星期,是没有家人支持的组别的8.5倍
医护人员适时协助
喂哺母乳时,如遇上疑难,应尽快寻求协助
给母乳喂哺宝宝的爸爸妈妈:
「怎样知道宝宝吃得足够?」
健康足月的宝宝:
吃奶:
按宝宝需要随时喂哺,在首天至少吃3至4次奶
从第2天开始频密索食,宝宝有早期肚饿信号便可喂哺,一般一天最少约8至12次,每天喂哺次数不限
每个宝宝都有不同的吃奶节奏,例如他可能在一天里的某些时间会特别索食,所以要按他的需要来喂哺
小便:
全吃初乳的宝宝,首两天每天会有1至2块湿尿片
在第3、4天每天最少有3块较之前湿的尿片
第5天起每天最少有5至6块相当重的湿尿片(每块片约有3汤匙或45毫升水的重量),小便透明或淡黄色
大便:
第一天排出墨绿色黏状胎粪
于第3、4天由胎粪转为黄色大便,质地由最初较稀烂、呈糊状,逐渐变为柔软及带有小颗粒
于满月前,每天最少排出2次相当分量的大便
体重:
在出生后首数天,宝宝会有轻微的生理性体重下降(俗称「收水」)
约1至2周后便会回复出生时的体重,然后体重会稳步增长
妈妈:
于喂哺时,不会感到乳头或乳房疼痛,听到或看到宝宝吞奶
于首数星期喂哺后,乳房会从胀满变得较柔软(首数天由于未「上奶」, 妈妈可能未有这种感觉)
宝宝出生后,尽早与他到母婴健康院跟进喂哺和体重情况。如有任何母乳喂哺的问题,可向以下机构寻求协助:
卫生署家庭健康服务
亲临附近的母婴健康院
致电母乳喂哺热线 3618 7450
医管局各大医院的谘询热线(只限于该院分娩的妈妈,详情请向各医院查询)
爱婴医院香港协会 2838 7727 (上午9时至下午9时)
香港母乳育婴协会 2540 3282 (24小时电话录音)
你的儿科 / 产科 / 家庭医生
母乳喂哺常见的问题:
宝宝出生后的第一、二天,吃得那么少,需要给他补充奶粉吗?
健康足月的宝宝,因出生时身体已有足够的水分和营养,加上他胃部容量细小,所以就算只吃分量很少的初乳也是足够的。以全母乳喂哺,宝宝的肠道就会好像有一道保护膜,阻止细菌入侵。相反,若补充奶粉或水分便会减低肠道的保护,因而增加感染的风险。质地较稠的初乳亦有助宝宝学习吸吮乳房、吞咽和呼吸的技巧。若宝宝在第一、二天有一至二块湿尿片,小便是透明无色或淡黄色的,且每天最少排出一至二次大便,妈妈便不用担心,只需要继续努力,按宝宝的需求频密喂哺,并尽快与宝宝到母婴健康院、你的儿科或家庭医生处继续监察宝宝的情况便可。
宝宝出生后已经两、三天,为什么我的乳房还没胀,是否没有奶?需要补奶吗?
怀孕中期开始,乳房已经开始制造乳汁并储存于乳房内,待宝宝出生后便可以吃母乳。初生宝宝的胃部容量细小,每餐所需的分量不多,特别是首一、两天,就是宝宝吸吮了,你也未必察觉到,所以最初数天你还未觉得乳胀也是正常。你只要按宝宝的需求频密喂哺,并观察他的大、小便次数和颜色的变化。假若正常,便不要轻易补充奶粉,更不需补水或葡萄糖水。因为这做法会减少宝宝吸吮乳房的机会,影响妈妈制造乳汁。其实,大部分妈妈约在第二天后,才开始有乳胀(俗称「上奶」)的现象。「上奶」后通过宝宝频密和有效的吸吮,乳房便会慢慢制造多些乳汁。如果你对自己的奶量仍有疑问,请向母婴健康院或其他医护人员查询。
乳房胀痛,怎么办?
妈妈会在宝宝出生后约三天左右开始「上奶」 (即奶量会有明显的增加),若宝宝的吸吮情况不理想,乳汁会滞留在乳房,情况持续会造成肿胀。乳房肿胀时会感到很疼痛,乳汁较难流通。而且乳头被拉平,宝宝难于有效地吸吮乳房,令乳房更肿胀,形成恶性循环。要减轻「上奶」后乳房肿胀的情况,妈妈产后应尽早与宝宝作肌肤接触并开始喂哺母乳。之后,每天按宝宝的需要喂哺,若他她每次吃完一边乳房已满足便不需要一定吃另一边;假若另一边感到乳胀,可以冷敷乳房来纾缓胀痛的感觉。
乳房肿胀时:
不要穿上太紧或有钢线的胸围,因会阻碍乳汁流出
定时服用止痛药: 常用的扑热息痛适用于授乳妈妈
喂哺后和下一餐之间,可以冷敷乳房,有止痛和消肿的功效;可重复冷敷
使用室温或冰过的绿色生椰菜(高丽菜),可纾缓乳房肿胀引致的疼痛。使用前,先用瓶子把椰菜压平,然后敷在乳房上,不要接触到乳晕,每次敷约20分钟或是直至叶子变软了便弃掉
继续让宝宝吸吮乳房,确保宝宝正确吸吮
喂哺之前,你可以用以下方法来刺激喷奶反射,帮助乳汁流动:
与宝宝作肌肤接触,把宝宝伏在妈妈胸前,中间没有任何衣物阻隔
轻柔按摩乳房但千万不要太大力
暖敷乳房,紧记要少于3分钟,时间太长和太热反会增加肿胀及烫伤皮肤
用手挤出少量乳汁,令乳晕松软一些,让宝宝容易含着多些乳房组织,有助他正确吸吮
也可尝试不同的喂哺姿势
如情况没改善或你仍有疑问,请向母婴健康院或其他医护人员查询。
宝宝有黄疸,应否继续吃母乳?
一般母乳喂哺的宝宝,黄疸会持续较久,称为「母乳性黄疸」。虽然转吃配方奶可令「母乳性黄疸」快些减退,但实际上并无需要。因为「母乳性黄疸」程度温和,并会于两至三个月内自然消退,对宝宝身体及脑部发展不会构成影响。不过,持续的黄疸亦有其他病理性成因,其中包括严重但罕有的胆管闭塞,若不及早治理,肝脏功能便会受到严重破坏。所以,满月后仍有黄疸的宝宝会被安排抽血及检查,若检测正常,排除其他病理性成因,妈妈便可安心继续喂哺母乳,给予宝宝最好的营养和保护。
欢迎参加由卫生署举办的母乳喂哺朋辈支援计划,或社区上的朋辈支援小组。
如对母乳喂哺有任何疑问,请向母婴健康院的医护人员查询,或致电卫生署母乳喂哺热线 3618 7450
若需要更多有关母乳喂哺的资料,可登入家庭健康服务网页www.fhs.gov.hk详阅「爱,从母乳开始......」小册子